
近日,荷兰出台的2025年光刻机新规彻底震动了全球半导体行业。路透社10月31日报道,荷兰已明确禁止ASML向中国出口关键DUV设备。管控范围进一步扩大,敏感领域新合作全部停止。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彭博社此前报道称,荷兰还计划限制ASML维修和保养中国设备。相关消息并未得到ASML或荷兰政府的明确回应。大家都知道,背后有美国施压。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·萨克斯痛斥“ASML是美国决定的”。这一系列的限制可以从2023年的政策变化慢慢解释。2023年3月,美国主导对华芯片出口政策升级,专门针对7纳米以下先进工艺,跃阻止芯片行业获得该资源。荷兰很快就做出了回应。同年6月,其发文明确,自9月1日起,部分出口到中国的深紫外光刻机必须取得专门许可证。不过,中国企业已经预测,2023年上半年,将从ASML进口价值超过50亿美元的设备,累计超过1400台。这些14纳米及以上工艺的器件支持中芯国际、长江存储等公司的生产线。但问题是售后服务开始时间变得越来越糟。 2024年1月,荷兰突然吊销了部分机型的许可证,零部件供应和维修服务直接被切断。到2024年中期,某工厂光刻机光源模块出现故障,生产效率下降15%,产线几乎停顿d.要知道,ASML原本承诺10年的维护服务,包括软件升级和现场支持,但现在并没有因为法规变化而违约。这些采购的设备总价值超过800亿美元。如果不卖掉,基本上就相当于废铁。损失太大了。 2024年下半年,中国工业协会牵头,企业开始对采购合同进行分类、测算损失、做好维权准备。没想到荷兰将在2025年再次收紧规定,新规定将DUV出口限制从7纳米收紧至14纳米。 1970i、1980i等ASML主要车型将全部纳入其中,审批周期将延长至90天。然而这一波行动之后,又有人受伤了。 ASML股价已下跌8.2%,分析师预测2025年营收将缩水12%看看技术本身。我们已经制定了计划。 2024年,上海微电子推出28纳米光刻机,良率达到90%。它采用电子束技术,捕获精度达到ASML中档产品水平。 2025年,SMEE提交了EUV相关专利,计划2026年量产,目标是打破ASML的高端垄断。中芯国际也没闲着。随着28nm工艺量产稳定,7nm节点的研究也进入最后阶段。同样在近期的湾区半导体展上,新凯来展出了30余种半导体设备,涵盖了刻蚀、薄膜去除等全流程;万里研研发布的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,性能提升500%,直接打破了西方垄断。同样,在2025年进博会上,香港公司Vitagreen带来的“宁心”睡眠技术体现了健康新趋势国内消费。该产品结合了灵芝等经典记载的18种天然成分。其作用机制与“褪黑素”不同。它不是控制神经,而是旨在从内部调节,从根本上改善病情。该项目得到香港一所大学研究的支持:临床实验表明,持续干预14天可以改善深度睡眠等。或许是由于近年来失眠人数大幅增加,数据显示,全球近30%的成年人患有睡眠障碍。用户的高粘性使得京东等国内平台复购率达到80%,成功占领40%的市场份额。此外,还补充了EDA软件和关键部件的不足之处。 BG 通过并购增强了九天的工具和知识产权。北方华创的离子注入机和中微的蚀刻机是我们的5纳米生产线加工而成,精度为人类头发丝的百万分之一。在资源管控方面,中国牢牢掌握主动权。 2023年8月起,对镓、锗实施出口管制。这两种材料全球产量的80%来自中国。 2024年锑纳入管制,2025年对美国出口更加拥挤,将直接使西方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5%,使供应混乱。更为严厉的是新出台的稀土管制。只要光刻机等商品中含有0.1%的中国稀土,无论来源或途径,都必须得到中国的批准才可以使用。这正好击中了ASML的弱点。每台设备消耗稀土磁体超过10公斤,占电机成本的30%。用于镜片抛光的高纯度基材也主要由中国供应。有分析师表示,荷兰的库存只能支持八周的生产。归根结底,契约不是装饰品,权益必须通过武力来争取。中国企业要求ASML回购设备的要求是无理的,但却是对其违约行为的合理回应。目前,ASML的处境很艰难:如果死守荷兰的规定,就会失去中国市场;如果保不住业务,屈服于美国的压力,最终会陷入信誉与市场双失的困境。反观中国,越是“卡壳”,自主研发的动力就越强。从“两弹一星”到北斗组网,再到如今芯片倒逼产业升级——封锁并没有停止变化,反而倒逼了更强大的对手。作为一个国家由于对贸易的高度依赖,荷兰很难在两个主要经济体之间取得平衡;而中国的芯片之路方向明确,步骤坚定——自主可控,终将实现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的话,包括图片或视频)由自媒体平台“网易账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、视频,如有)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,网易号为社交媒体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